湖北赛格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在选择降水方案时,一般应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。一是保证基坑正常施工作业;二是防止基坑外地下水位下降对周围建筑物、管道和道路造成破坏。此外,降水计划有时会受到场地、文明施工等因素的制约。为了达到良好的降水效果,有时需要同时使用多种降水方案。
需要注意的问题
1、作业时机及应急预案:基坑开挖和降水宜在降水量少、地下水位低的季节进行,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,将降水难度降低。同时,增加了基坑底部结构的施工密实度,使该结构能尽快满足回填或防水防淹要求,从而缩短脱水作业时间。为确保施工安全和紧凑,必须设计应急预案,如备用设施和备用电源、防雨措施和防渗措施、边坡稳定和沉降监测等。
2、排水井点布置:可在基坑周围均匀布置井点。少一处井点,不会因为修建进出基坑的道路而对脱水效果产生太大影响。但是,对于大面积的基坑,有时为了保证脱水效果,需要在基坑内设置一些脱水井点。井点位置与基坑外围的较小距离一般不小于2米,以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。
3、停止降水的条件:并不意味着基坑底部结构形成后就可以停止降水。一般应考虑该结构是否可以下水或防止下水。同时要计算结构楼板的强度和结构的整体重量。承受和抵抗地下水上升产生的浮力。
降水设置要求
1.基坑宽度小于6米时,可沿基坑长边布置1个单面线形井点,大于6米时,宜布置或布置2个井点。单面线性井点宜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方向。
2.脱水井运行一段时间后,地下水会形成稳定的脱水漏斗。脱水漏斗的斜率约为1:10。也就是说,当井点地下水位下降1米并长期保持稳定时,距离井点10米左右的地下水位会受到影响,距离井点的距离越远,地下水位越低。距离越远,降水越小。
3.一般要求地下水位下降到基坑标高以下0.5-1m,以保持基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干燥,并保证基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。
4.井点间距一般为0.8m、1.2m或1.6m,视地下水位和基坑深度而定。特殊部位可适当密布井点,以保证降水效果。
5.冲孔深度应比过滤管低0.5米左右。回填井管时,用粗砂填满滤管上方至少1米,并在距地表至少0.5米深处用粘土密封。